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李默然:在国歌声中涌起的爱国情怀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09年09月29日17:42   《央视》艺术人生
李默然:在国歌声中涌起的爱国情怀
李默然

李默然:在国歌声中涌起的爱国情怀
张贤亮

  李默然:在国歌声中涌起的爱国情怀

  演讲从老艺术家李默然开始,他讲述的主题是“爱国”。82岁的李默然童年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下度过,因生活所迫而贩卖烟卷的他,曾遭到过日本人的毒打。无法忘怀的童年记忆让李默然对于国家,对于民族有着浓烈的感情。在他心中,“爱国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一个概念,更是贯穿于血脉的源动力。

  1960年,李默然在电影《甲午风云》中生动地演绎了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形象,他坦言在那次表演中,田汉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曾深深地影响了他。

  “大家都知道我演了《甲午风云》当中的邓世昌,这是一个民族英雄,是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。当我接触到邓世昌这个剧本的时候,我和邓世昌对待敌寇的这种仇恨是心有灵犀一点通,但是当我创造这个角色的时候,田汉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给了我极其大的动力。《甲午风云》最后一个场面,撞沉吉野的时候,我的耳边曾经响起过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、前进、前进。所以我对田汉有着另外一种情感上的怀念,对他的民族气节、爱国情怀,有着一种非常高的崇敬。”

  田汉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,在他生前也许未曾想到,他留下的这首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能响彻神州大地,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那激昂的旋律深深地浸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,涤荡起中国人最深沉最质朴的爱国情怀。这是他留给所有的中国人最珍贵的礼物。

  张贤亮:作家的责任与反思

  作为新中国文学版图上无法回避的作家,张贤亮创作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学作品。著名的电影《牧马人》就改编自他的小说《灵与肉》。

  一直以来,张贤亮以“反观过失、铭记历史”为己任,在文学日益走向消费主义与快餐化的今天,具有反思精神和责任感的作家则更显得稀缺和难能可贵。而作为精神消费品,文学对塑造人心却又有着无形却又无法忽视的力量。老一代的文学大师们秉承着对社会的责任感,坚守着内心的质朴信念,创作出了许多感动数辈人心灵的经典作品。也为后辈作家树立了精神标杆。

  张贤亮则讲述了一个对他影响甚深的作家——巴金。

  “巴金老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,写了一系列小说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,他那种反封建的、呼唤人性解放的作品,曾经影响过一代甚至两代中国人,而在新时期,巴金老人有三个字非常闪光,这三个字就是‘说真话’。巴老在1978年写出了一系列随笔《随想录》,其中第三集就叫《真话集》。爱真理、爱正义、爱祖国、爱人民、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,只有这样我们这一批新时期的作家才能产生出来,新时期的文学才能够摆脱高大全那种写作模式的影响。”

  从大师身上,张贤亮看到了知识分子所必须承担的对于国家、对于社会的责任。

  “所以作为一名知识分子,我觉得我们要使我们国家能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,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负起责任来。”

  一个作家,一部作品,唯有包含了反思与责任意识,才能真正撞击读者的心灵,激起读者的共鸣。才能用文学之光照亮人类思想的前行之路。反思与责任是从前的文学大师们一直在做的事,也是未来的作家们所必须牢记的准则。

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

Powered By Google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09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